我真的有点想不明白,为什么一个踢球的人,能把自己捯饬得比谁都花哨?
最近刷到U22的比赛视频,看到了那个叫汪士钦的球员,好家伙,指甲油涂得比我女朋友的还鲜艳,然后镜头一转,那小肚子,哎呦,一看就知道平时训练强度不够。这事儿放别人身上也就算了,可这是中国足球啊,这几个字在我脑子里简直自带悲情滤镜。
我们球迷现在要求已经低到尘埃里了,什么进世界杯、亚洲争冠,这些话听着都像天方夜谭。咱们就只求一点,球员在场上能不能拼一点?能不能像个爷们儿一样,把球踢好?连这点基本要求,现在都快成了奢望。
看着那些纹身、脏辫、指甲油,还有这鼓鼓囊囊的肚腩,我心里不是滋味。这些所谓的“潮流”,欧美球员身上也不是没有,可人家学的什么?是那股子拼劲,是那种对足球的极致追求,是把身体练成机器一样的自律。咱们呢?怎么就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?
我记得去年联赛,有个球员也是因为形象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,那时候大家就议论,说这球员怎么能这样。结果呢?好像一阵风刮过,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。所以这次汪士钦的事儿一出来,我那点本来就快熄灭的火苗,又被点着了。
我记得很多年前,那时候国足还没这么拉胯,虽然技战术水平也就那样,但至少球员们在场上是真拼。现在呢?好像把心思都花在场外了,什么发型、配饰,比谁都时髦。我同事公司招聘,都写着呢,纹身、奇装异服一概不要,我觉得足协是不是也该学学?
就拿那个张五来说吧,浑身都是纹身,那是在宣示什么?是对足球的尊重?还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不负责?我早就懒得看他们的比赛了,每次看完都给自己添堵。与其看他们在那儿“表演”,还不如去看看别的。
有人说,现在这个风气,是上面选人就有问题。就是说,不是球员自己长歪了,而是有人专门挑了这些“歪瓜裂枣”往国足里塞。这话听着虽然有点刺耳,但仔细想想,好像也不是空穴来风。
我有个朋友,他之前在一家俱乐部待过,跟我说,现在很多年轻球员,训练就跟完成任务似的,一到休息时间,就各种玩手机,各种社交媒体。身体状态跟不上,技术也停滞不前,但人倒是越来越“国际化”了。
我那时候听他说,还有点不以为意,觉得他夸张了。结果这次看见汪士钦,我才明白,原来这风气真的挺盛行的。他们身上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,是不是就代表了他们对足球的态度?
我记得2015年的时候,足协搞过一次关于“职业球员社会形象”的倡议,那时候还强调了不少规矩,比如不能在比赛期间染发、纹身之类。可你看这规矩好像谁都不当回事了。
要是真像有些人说的,把这些国脚都送到朝鲜去,跟朝鲜队一起吃住训练,估计用不了两年,成绩不说亚洲顶尖,前五应该没跑。虽然这话有点极端,但也能说明点问题,至少说明了人家那边的纪律和训练强度,跟咱们这边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你想想,人家朝鲜球员,那个个晒得黝黑,训练跟打仗似的,可到了场上,那股子狠劲儿,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,是咱们球员身上少见的。反观咱们这边,一个个白白净净的,身上还涂着五颜六色的,这画面怎么看怎么别扭。
我甚至觉得,与其花钱请外国教练,不如先从球员的作风入手,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先给捋顺了。等他们把心思都放在踢球上,放在怎么提高自己身上,再谈什么技术、战术,效果可能更好。
现在球迷们对中国足球的期望,已经跌破冰点了。我们不再指望看到奇迹,只希望能看到球员们在场上展现出应有的职业素养和拼搏精神。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,那我们看着他们身上的那些“时尚单品”,心里只有一种感觉:失望。
球员的形象,不仅仅是个人喜好问题,它也代表了中国足球的一个侧面。你希望这个侧面是什么样的?是积极向上、充满力量,还是肤浅浮夸、不思进取?
我现在就想问,中国足球现在这幅光景,还能不能找回点当初的那份纯粹和血性?
声明:文章里90%以上都是原创,剩下的部分借助AI查资料和验证信息。写这篇文章的初衷,就是想传递一些正能量正规配资平台推荐,不夹杂低俗或负面的东西。
元鼎证券_欢迎访问开户注册官网,注册送豪礼!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